|
大年初五,淘宝大肆宣传“淘个好彩头”活动,然而却没能掩盖住许多用户对其搜索功能的不满。网友们纷纷吐槽,淘宝搜索功能越来越不准了,甚至有的觉得自己与“新品牌”和“新店铺”越来越远,系统推荐的内容几乎全是自己曾经浏览过或购买过的商铺和商品,感觉不如直接去看关注的更新。
+ B: c( K# ?& x8 A0 ~) l; C. f' H4 c
就连一些购物车里的商品,系统似乎也“死死”锁定了,让人不禁怀疑淘宝的人工智能是否失灵。搜索“运动长裤”或者“跑鞋”时,推送的却是自己曾买过的品牌,比如迪卡侬和安踏,而非一些新的、有趣的品牌。$ \( }- e! Z8 T- o ~7 q; v
8 Y4 V( Z+ b; h3 i' o; D0 Z. o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。在小红书上,已经有超过40万篇笔记讨论“淘宝搜索不好用了”,而关于“淘宝衣服看起来都一样”的笔记更是达到了54万篇。
8 _' U( ^0 G- y6 c' p( l: T, @. r% S0 {; {
用户为什么吐槽淘宝搜索?
/ B4 e2 |& u H- `( H' f* G) `0 S: P: X+ x- d
首先是搜索结果完全不精准。比如搜索“运动长裤”,却看到了一些完全不相关的休闲裤;搜索“跑鞋”时,系统推送的却是加绒保暖鞋或者老爹鞋。其他用户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,甚至搜索“美式复古毛衣”时,结果却推荐了蕾丝风和学院风的毛衣,完全没有符合用户需求的商品。
4 b( I5 }6 \3 K( `7 M; \3 @8 V/ L& x
还有一种情况是订单搜索功能出问题了。比如想查找曾经买过的棉拖鞋,搜索“鞋”却出现了其他不相关的鞋子,甚至好几次都没找到目标商品,最后才用准确的关键词才找到。% M. c2 l. [7 o5 Y: ]4 f
9 d0 h: W2 X% [6 n2 _- ~
根据一些统计,淘宝现在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接近9.44亿,但这并不能掩盖淘宝搜索的混乱。用户希望淘宝能够更精准地理解他们的需求,提供更高效、更个性化的搜索体验,而不是让他们陷入信息茧房。
$ B6 _, ^6 I* c5 X* V+ r" G* L- X
技术故障和趋利策略的双重困境' |4 \( \! Q m) }' w
& ]3 K( l# i) x9 r. j0 u1 Q问题的根源,部分在于技术层面。淘宝的算法模型可能出现了问题,导致搜索结果与关键词不匹配,或者数据库更新不及时、技术人员变动等都可能导致搜索“失灵”。
, D5 @+ A( T8 e6 r
; c9 ]( H/ p: M2 v" t: C5 H另外,淘宝的趋利策略也加剧了这个问题。自2012年起,淘宝就开始推行个性化推荐,系统通过用户的性别、购买习惯等来定制搜索内容。这种个性化推荐一方面提高了搜索效率,但也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了“拼命做爆款”的竞争,导致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。
! T: D7 ?9 L8 Q# P. M I" Y9 \; ?% D1 O9 v
尤其是头部商家逐渐占据了更多的流量,淘宝也加大了对广告位的依赖,这使得消费者看到的商品越来越单一,完全没有多样性可言。* T2 p4 w( |& M/ N4 ^
( q8 V! I9 s( n1 e1 Q9 |如何平衡利益和优化搜索?
- [: i% Z: V9 F3 F7 \
$ ]' N% u5 ~* Y) o6 V. k淘宝的“搜索引擎”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平衡用户、商家和平台的利益。尽管淘宝早在2010年就做出了努力,提出了更加公平的流量分配机制,但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淘宝依然陷入了流量和利益的困境。随着拼多多、抖音等新兴电商平台的崛起,淘宝不得不通过低价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,然而这反而让消费者失去对商品质量的信任,商家的利润也被压缩。' A! x+ \& P# r* M$ |$ J/ Z
/ ~# l; m( T5 X ?* h
过去,淘宝通过精细化的搜索和公平的流量分配机制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,但如今它似乎需要在个性化推荐和公平性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。 m5 e3 H+ {* e" n8 ]9 L6 W9 I
9 n. A7 @# Q6 t: ^2 C
未来的淘宝搜索会怎样?- q- ? q5 }5 d2 t4 B1 ]& Y! ^
. w3 G: }( J8 K& d4 _- X
目前,淘宝似乎仍然未能从技术和策略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,甚至让用户的基础需求——精准的商品搜索——都无法满足。为了重拾消费者的信任,淘宝或许需要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,从根本上调整算法和流量分配策略,重新注重用户体验,而非一味追求流量和广告收益的增长。5 |, I: Y0 \7 o/ v4 [2 A; ?% |' r
- y3 T: Q; ^) f ]2 {( K
5 z0 l& g$ s9 S. m
+ B6 J9 G. p. |& V |
|